1936年夜,王亚樵来到兄弟女人余婉君的住处,屋内一片漆黑,他顿时警觉起来。这时

曦月谈 2025-04-26 14:03:10

1936年夜,王亚樵来到兄弟女人余婉君的住处,屋内一片漆黑,他顿时警觉起来。这时,一道女声传来"九哥,你来了!"王亚樵放松了警惕,突然一把石灰撒向他眼前,十几个特务蜂拥而上。 1935年11月1日的南京街头,天气阴冷。汪精卫在前往中央政治会议的路上遭遇刺杀,此事在全国掀起轩然大波。 这次刺杀行动失败了,主要行动人孙凤鸣被当场逮捕,随后在狱中因伤重身亡。 接连几天,张四明、贺坡光等多名涉案人员落网。在严刑拷问下,他们供出这次行动是受王亚樵指使。 蒋介石闻讯勃然大怒,立即下令军统局长戴笠务必将王亚樵缉拿归案。从这一刻起,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搜捕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王亚樵得知消息后,立即秘密转移到香港。然而,军统的势力很快就渗透到了这座英属殖民地。 在港英警务处的配合下,军统很快就发现了王亚樵在香港的一个重要联络据点——大昌米粮店。某个下午,军统人员突然闯入,当场逮捕了正在开会的余立奎、胡大海、周世平等人。 经过一番外交交涉,这些被捕人员被引渡到南京监狱。其中,余立奎因涉及刺宋、刺汪案被判处死刑,后改判13年徒刑。 就在这场大搜捕进行时,一位名叫余婉君的女子出现在香港的社交圈。她是余立奎的小妾,因眼皮上有一点斑痕,常戴墨镜或金丝边眼镜。 余婉君在王亚樵离港前曾收到邀请,要她一同前往广西。但她更喜欢香港繁华的生活,便以各种理由推辞,化名"木兰"继续留在香港。 每天晚上,余婉君都要去舞厅跳舞。一个人频繁出入社交场所的举动,引起了军统特工的注意。 军统香港站派出了一名代号"史克思"的特工陈亦川去接近余婉君。陈亦川年仅28岁,是安徽霍邱县人,以英俊的外表和出色的社交手段著称。 随着时间推移,余婉君逐渐对陈亦川敞开心扉。她不仅透露了自己的真实身份,还表示愿意拿出全部积蓄与陈亦川远走他乡。 1936年3月,王亚樵带着二十多名随员和家眷,乘坐一艘小船离开香港。船只沿着西江水路,一路向西驶向梧州。 到达梧州后,李济深立即安排王亚樵一行入住自己的私宅李圩子。这座私宅戒备森严,配备了大量武装警卫。 为了稳妥起见,王亚樵对外使用"匡盈舒"这个化名。李济深还特意陪同他前往南宁,拜会了当时的桂系军阀李宗仁、白崇禧。 李宗仁和白崇禧对王亚樵的大名早有耳闻。考虑到当时与南京对抗的形势,他们对这位反蒋义士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甚至每月拨款五百元作为生活补贴。 然而好景不长,1936年6月1日,两广地区爆发了重大政治事件。广东的陈济棠与桂系的李宗仁联手组建抗日救国联军,公开对抗南京政府。 在戴笠的精心策划下,一个巧妙的圈套正在梧州展开。随着余婉君的到来,军统特工陈亦川和王鲁翘、程子贤等十多名特务也乘坐汽艇秘密抵达梧州。 他们将行动地点选在了余婉君居住的大东街房子里。余婉君的女佣"张妈"实际上是军统的一名女特务,负责监视和指挥余婉君的行动。 1936年10月20日傍晚,王亚樵在李任仁家吃过晚饭后独自返回。这时余婉君突然出现,提醒王亚樵答应为余立奎写几句话。 当时的王亚樵已经喝了不少酒。他挥手让贴身保镖张国屏、蔡克强留在原地,独自跟随余婉君前往大东街的住处。 到了门口,余婉君大声呼喊"张妈"开门。门开后,"张妈"做出一副恭敬的样子请王亚樵进门,随即迅速关上了大门。 屋内一片漆黑,王亚樵立即警觉起来。这时,余婉君的声音传来:"九哥,你来了!"待王亚樵稍稍放松警惕,突然一把石灰撒向他的眼睛。 十几名特务蜂拥而上,手持匕首向王亚樵展开疯狂的攻击。即便在这种情况下,王亚樵依然奋力反抗,试图突破重围。 最终,王亚樵倒在了特务们的匕首之下。特务们不仅杀害了他,还对他的遗体进行了残忍的毁坏。 为了不留下隐患,军统特务们又将余婉君杀害。随后,他们迅速撤离现场,乘坐早已准备好的汽艇返回香港。 这场暗杀虽然在表面上看是军统一手策划完成,但背后实际上还有更深的政治动机。根据后来常恒芳的披露,王亚樵的死与白崇禧有着密切的关系。 白崇禧在得知王亚樵有意投奔延安后,立即与军统展开秘密接触。他默许了军统在梧州的行动,为这次暗杀扫清了障碍。 王亚樵死后,遗体被安葬在梧州倪庄。他的遗孀王亚瑛、陈义英以及四个子女陷入了困境。 这位年仅47岁的反蒋义士,就这样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

0 阅读:103
曦月谈

曦月谈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投稿请私信~ 十分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