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撄宁:庄子“听息”五步,道家最方便静功

卫昌说秘事 2024-07-24 00:07:04
道家“静功”修习方法很多,陈撄宁先生认为“听息”法最为方便。 一.为何用“听息”? 修炼静功关键在“排除一切杂念”,虽然方法多,但陈撄宁先生认为庄子“听息”法最为方便: 初下手,只用耳听,不用意识和念头,不守鼻窍,只听一呼一吸的下落,不让它瞒过即可。 完全不用管呼吸快慢粗细浅深,任其自然变化。 待,听到“神气合一,杂念全无”,甚至连呼吸也忘记了,渐渐入睡了,也是很好的体验。若白天精神充沛,也可配合户外吐纳、练拳,勿使身体疲劳,再入静室听呼吸。 这能够很快进入深睡眠。 二、听息具体操作流程 为了便于理解,陈撄宁先生将其分解为几步: 第一步:“若一志”。即思想要专一,排除杂念。意思是,心思全放在听上。 第二步:“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 初下手,就是听呼吸之气。 因为,正常人的自然呼吸鼻中气息并没有声音,所以,你必须用心听其气息出入,或者出入的感觉,所以要听之以心。 第三步:“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 听息功夫做得久了,心和气就打成一片了。此时,不能再说心听那个气;但是呢,心气并非完全混沌一片,还是有能觉所觉。但已经不意于“听”,所谓“听其自然”而已。 第四步:“听止于耳,心止于符”。 此时用“止”字诀,不再用意于听,或者说不再有意识作用。心灵进入混沌境界,身中的神气合一。说“心止于符” ,这是说神气合一的状态是无知觉的,看来和睡着一样。 第五步:“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这是进入“心斋”境地,所谓“虚”的境界。这个“虚”,是从无知无觉后自然得来的,不是意识造出来的。这个不必深究。 对于日常静功疗养而言,只要做到“神气合一”,即心止于符已足够了。 静功  听息  庄子  坐忘 卫昌国学 2024年7月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