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气功真相:它是国学核心有五大系统

卫昌说秘事 2024-07-25 13:11:06
虽然养生气功已经是进入大学课程的专业学科,但是普通民众对其多有误解。 “气”是中国哲学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也是中医科学精气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汉之前养生修炼只有一个系统,道家、儒家、医家都可以归为道。 现代将养生气功分为五类: 医家养生气功、道家养生气功、儒家养生气功、释家养生气功、武家养生气功。 一、医家养生气功 养生导引气功最早属于医家系统,源于古氏族社会巫的祭祀舞蹈动作。 医家气功和道家气功早期融合发展,其核心经典是《黄帝内经》。 隋朝太医巢元方(550-630)所著《诸病源候论》,是系统应用导引术治病的专著,记载养生导引功法289条,不重复的有213条。 唐代药王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有专篇论述养生气功,包括“养性”、“房中”、“服气”、“居住法”等。 宋代明代官方医学著作多含有导引服气功法。 三、道家养生气功 道家养生气功与道家修行体系基本一致,养生属于其入门功法。因此道家经典和丹道方法均可称之为气功。 其经典有《道德经》、《南华真经》、《周易参同契》、《悟真篇》等。 明代道家养生气功流行于民间,如冷谦《修龄要旨》记录八段锦和练气法。 四、儒家养生气功系统 儒家养生气功以“正心诚意”为核心,顺应天道,发展自我内心之善,成就浩然之气。并以读经、尊古、敬祖先、和人道等形式为主要修行方式。 其经典包含《周易》、《论语》、《大学》、《中庸》等。 宋代大儒苏轼、朱熹,明代大儒王阳明均有自己的静坐呼吸法。 五、释家养生系统 释家养生气功也很丰富。 如大乘“止观”法门。 南传四念处也影响深远,从东汉时期就有各种禅法,如今四念处之“观呼吸”更是影响全世界。 释家养生系统侧重于修“心”。宋朝以来,道家也深受修心法影响,并强调性命双修,而且侧重于“心性”修炼。 六、武家养生气功系统 武术养生系统并不等同于搏击实战的传统武术,侧重于导引、呼吸的养生功法或内家拳功夫。 目前理性养生气功,主要是通过武术、体育系统颁发。诸如“八段锦”、“易筋经”、“太极拳”等。 养生  道家养生  中医养生  止观禅修 感谢关注 卫昌国学 2024年6月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