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息”之四相快速掌握“观呼吸技法”
卫昌说秘事
2024-12-30 18:11:19
“观呼吸”不容易入门,今天介绍一种方法,巧用天台大师智者讲“息”之四相来掌握。
“息”有四种,所谓:风相、喘相、气相、息相。
一、用“风相”感知呼吸的出入
智者大师“次第法门”中讲:“云何风相?坐时鼻中息,出入觉有声。”
也就是说,打坐时,安静下来,能够感受到呼吸有声音。
为何智者会说风相?
多数人一开始就是这样的,呼吸有声。
对于初学呼吸法的朋友,反而应该好好体会这种有声,不要急着没有声音。当你体会这种有声时,不被有声影响,这声音自然会慢慢小下去了。
“风相”是学会“观呼吸”的最好老师。
但不要故意大声呼吸,就自然的呼吸,然后听其声音,不用耳朵,用心听即是“观”。
二、用“喘相”感知呼吸的流动和停滞
“次第法门”中又讲:“云何喘相?坐时虽无声,而出入结滞不通,是喘相。”
“出入结滞”是很好的工具,可以感知流动和停滞。
当你放松下来,感知停滞时,放心,流动就不远了。
能感知“风相”,得出入无声,再感知无声中的停滞和流动,那是更细微的感觉了。
这个时候,基本上算是呼吸畅通了。
三、用“气相”感受呼吸的粗和细
“次第法门”说:“坐时虽无声亦不结滞,而出入不细,是名气相。”
气相是前两种相修练后的结果,这个时候,呼吸顺畅,这个时候才能感知所谓“粗”和“细”。
气相之中更有“有形”和“无形”,其实就是能不能感受到呼吸出入的明显状态。
观呼吸练得深入,是往“无形”的状态去,就是几乎感受不到呼吸,但是呼吸却那么深入。
朋友们。这是长期训练的结果,当然也可能是一夜顿悟的结果。
四、“息相”是若存若亡
“次第法门”说:“息相者,不声不结不粗,出入绵绵若存若亡。”
“息相”是前三种呼吸状态训练的结果,是自然而然的,不是一下子靠感悟得来的。
《道德经》讲:“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这也是灵感和觉悟,这是训练啊,朋友们。
卫昌国学观呼吸法 天台宗智者大师一脉
养生日常
2024年12月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