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9月19日,她被敌人带到刑场。他们将她衣服扒光,分开四肢绑在木桩上,开

墟史往事 2025-04-10 14:40:07

1928年9月19日,她被敌人带到刑场。他们将她衣服扒光,分开四肢绑在木桩上,开始对她实行凌迟。 在湘西桑植县洪家关,贺家远近闻名,不是因为家境富裕,而是因为家族的侠义传统。贺士道虽是一位普通的农民,却有着不平凡的侠义心肠,常常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在这样的家庭熏陶下,贺家的孩子们从小就充满了正义感。其中,贺龙最先响应革命的召唤,年仅16岁就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 1916年,贺龙在芭茅溪盐税局夺枪后,年仅18岁的贺满姑找到兄长,坚定地说要跟着一起干革命。她不顾女儿家的身份,毅然决然地踏上了革命之路。 为了壮大革命力量,贺满姑与姐姐贺英在家乡拉起游击队。她们面临着诸多困难:不仅要克服当时社会对女性的偏见,还要在艰苦的条件下组织、训练队伍。她们走村串户,宣传革命理念,召集愿意反抗压迫的妇女加入。起初,游击队只有七八个人,装备简陋,但在姐妹俩的带领下,队伍逐渐壮大。 贺满姑苦练武艺,特别精通双枪技术。在一次对付当地土匪的战斗中,她以一敌五,双枪齐发,击退了来犯之敌。这一战后,她的名号在当地传开,人们称她为"双枪女侠"。 贺满姑深知单靠武力无法取胜,她注重与当地农民建立联系。她经常深入村寨,了解民情,帮助农民解决实际困难。 贺满姑嫁给了向生辉,一个出身贫苦但心地善良的农民。 1928年4月,贺龙奉命返湘,领导发动桑植武装起义。得知这一消息,贺满姑毫不犹豫地将游击队的武器弹药交给党组织,只留下少量防身武器。 同年8月,贺龙率领工农革命军转移,留守家乡的革命力量顿时处于险境。反动势力对革命者展开了疯狂的搜捕和屠杀。贺满姑与姐姐贺英带领仅剩的游击队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抵抗。 在逃亡途中,贺满姑建立起一张互助网络。一位姓龙的老农冒着生命危险,多次为她传递情报;一位姓杨的妇女则经常在深夜送来食物和衣物;还有一位退伍老兵教她如何在极端条件下生存。 1928年8月下旬,贺满姑带着三个年幼的孩子转移到离家不远的一个偏远小村庄。这里山路崎岖,人烟稀少,她原以为可以暂时避开敌人的耳目,等待时机重新集结力量。然而,她藏身的消息还是被桃子溪的团防头子张恒如得知。 张恒如早已对贺龙家族恨之入骨,得知贺龙妹妹就在附近,立即组织人马前去围捕。他精心设计了包围圈,先派人秘密监视村庄的各个出口,然后带领八十多名武装人员,在黎明前突然包围了贺满姑的住处。 当时的贺满姑依旧保持着警惕,发现异常后立即拿起双枪应战。子弹呼啸着穿过晨曦,贺满姑以一己之力抵挡着敌人的进攻。但终究寡不敌众,当最后一颗子弹打完后,她只能与敌人展开肉搏战。经过激烈抵抗后,贺满姑和孩子们不幸被俘。 张恒如押着贺满姑连夜赶回县城,将她关进了阴暗潮湿的监狱。敌人认为抓获贺龙的妹妹是个重大功劳,立即展开审讯。 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贺满姑始终保持沉默。敌人见硬的不行,转而以孩子的安危相要挟,暗示如果她配合,可以放过孩子们。面对这种卑劣手段,贺满姑依然坚贞不屈,没有吐露半点关于组织的情报。 在贺满姑被捕的消息传开后,她的嫂子冒险前往县城,通过各种关系,花费大量金钱,终于将三个孩子救了出来。贺英也得知妹妹被捕的消息,四处奔走,试图营救,但敌人铁了心要处决这位贺龙的亲妹妹,所有努力都归于徒劳。 1928年9月19日,敌人决定处决这位顽强的革命者。他们将贺满姑从阴暗的牢房里拖出,押往城外的刑场。 到达刑场后,敌人命令她下跪认罪,贺满姑却挺直腰板,厉声回应不会向反动派屈服。即使面对死亡,她也要站着死,决不跪下!恼羞成怒的敌人开始了最残忍的处决:他们将她衣服扒光,分开四肢绑在木桩上,开始对她实行凌迟之刑。 在极度的痛苦中,贺满姑仍然保持着革命者的尊严和气节。她望着在场的敌人,用尽最后的力气说道:"杀了我一个,还有千千万万个革命者!"。 贺满姑牺牲后,敌人还下令禁止为她收尸。但当夜幕降临,几位勇敢的村民冒着生命危险,趁着夜色掩护,悄悄将她的遗体收回。他们小心翼翼地清洗伤痕累累的遗体,用白布包裹,然后将她秘密安葬在山脚下的一个隐蔽处。 贺满姑的嫂子将幸存的孩子们带回家,含辛茹苦地抚养他们长大。其中,贺满姑的儿子向轩继承了母亲的遗志,三四岁就学会了使用枪支。七岁那年,他毅然参军,九岁时随红军长征,经历了无数艰险。 在母亲牺牲五年后,向轩亲手处决了凶手张恒如,为母亲报了血海深仇。此后,他成长为一名出色的革命战士,在战场上屡建功勋。

0 阅读:89

猜你喜欢

墟史往事

墟史往事

人间只道黄金贵,不问天公买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