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46岁的三毛跑到新疆,和76岁的王洛宾同居。王洛宾拒绝和她同房,三毛一气之下,收拾行李,凌晨飞回台湾,给王洛宾寄了一封绝笔信。 三毛,原名陈懋平,1943年出生在重庆。小时候家里条件不错,跟着父母去了台湾。她从小就聪明,特别爱看书,可惜初二那年得了病,没法上学,只能在家靠爸妈教。她古文和英文底子特别扎实,后来1964年进了台湾文化大学哲学系,当旁听生,成绩还挺拔尖。到了1967年,她干脆休学,跑去西班牙,从此开始了四处漂泊的日子,走遍了欧洲和美国。 1973年,三毛在撒哈拉沙漠认识了西班牙男人荷西,俩人结了婚。那几年,她的生活简单又有点诗意,写了不少让人感动的文章。可好景不长,1979年,荷西潜水时出了意外死了,三毛一下子成了寡妇。她收拾心情回了台湾,一个人扛着失去爱人的痛,整个人都变得孤单又沉默。 再说王洛宾,1913年生的,北京人,从小家里就有点艺术氛围。1931年,他考进北平师范大学艺术系,学音乐,后来迷上了西部民歌。1938年,他在兰州改了首《达坂城的姑娘》,一下子火了。之后他干脆扎根新疆,写出了《在那遥远的地方》这样的经典,被人叫“西部民歌之父”。可他命苦得很,人生坎坷,结了婚却两次坐牢,加起来18年,媳妇也在他蹲监狱时病死了。 1981年,王洛宾总算平反,住在了乌鲁木齐。那时候他已经老了,一个人过日子,身边没啥亲人,就靠音乐和回忆打发时间。晚年的他,孤零零的,挺让人觉得心酸。 1990年4月,三毛跟着旅行团去了趟新疆,其实目的很明确,就是想见王洛宾。她早听说过这位民歌大师,挺仰慕他的才华。第一次见面,三毛还带了自己写的书当礼物,俩人聊了聊音乐和人生,感觉还挺投缘。那次见面不长,三毛回了台湾,可心里老惦记着王洛宾,之后就经常给他写信。 到了8月,三毛下定决心,又跑去新疆,这次还拖着行李,直接住进了王洛宾家。她当时46岁,经历了丧夫之痛,可能想找个依靠,也可能是被王洛宾的才华和经历打动,想跟他一起过日子。王洛宾那年76岁,身体和精神都不比年轻时候,面对三毛的热情,他有点招架不住。 三毛住进王洛宾家,本来是奔着共同生活去的,可没多久,问题就来了。她想要更亲密的关系,但王洛宾直接拒绝了。年纪大了是一方面,他可能也觉得俩人想法差太多,没法真正融到一块儿。三毛是个感情丰富的人,漂泊半生,好不容易想安定下来,却碰上这么个结果,心里肯定不痛快。 俩人生活习惯和观念上的差距也越来越明显。王洛宾一辈子苦惯了,晚年就想安安静静地过,三毛却还带着点浪漫劲儿,想找回生活的激情。两边都拧巴着,日子过得别扭极了。到了9月初,三毛实在待不下去了,一气之下收拾东西,凌晨坐飞机回了台湾。走之前,她给王洛宾寄了封信,那封信后来被称作“绝笔信”,内容虽然没公开,但从这称呼看,估计是下了狠心要断干净。 三毛回了台湾,状态越来越差,整天把自己关在屋里,不怎么见人。1990年底,她生了病,住进台北荣民总医院。结果1991年1月4日凌晨,她在病房里自杀了,走的时候才47岁。她这一走,留下了无数读者叹息,也让人忍不住想,她这一生咋就这么苦呢? 王洛宾那边,听说三毛死了,打击也不小。他本来就老了,又孤单,之后开始借酒浇愁,身体一天不如一天。1996年,他病死在乌鲁木齐,活了83岁。俩人这一场短暂的交集,就这么画上了句号。 三毛和王洛宾的事儿,说白了就是两个孤独灵魂的短暂碰撞。三毛那时候刚失去荷西没几年,感情上空虚得很,跑到新疆可能是想抓住点啥。王洛宾呢,晚年孤苦,面对三毛的主动,可能既感动又害怕。他拒绝她,不光是年纪问题,更可能是觉得自己给不了她想要的,也不愿再折腾了。 这段关系没啥浪漫可言,反而挺现实。俩人都是文化名人,可骨子里都带着伤,谁也没能治好谁。三毛的离开和那封绝笔信,更像是她对这段关系彻底失望的表现。王洛宾后来的颓废,也透着他内心的无奈。
1943年,新四军活捉了国民党副总司令韩德勤,陈毅愁眉不展,想装作不认识放他走,
【9评论】【46点赞】
shark
住在一起可以,性生活就免了吧[滑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