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林徽因去世第7年,梁思成娶了小他27岁的林洙。有一天,林洙趁梁思成不在家,偷偷取下客厅巨大的林徽因画像。女儿梁再冰知道后,毫不留情甩了继母一耳光。梁思成则冷眼旁观,未替林洙说一句话。
林徽因是一个话题度极高的历史人物,早在民国时期就已经有不少关于她的非议。
比如有一天梁思成从外地考察回到家,林徽因哭着对他说:我同时爱上了两个男人,一个是你,一个是金岳霖,我不知如何是好。
这话一来坐实了林徽因与金岳霖的婚.外恋情,二来这个时间点容易引人猜忌:正好是梁思成不在家的日子,林与金是否发生过出格的事情?
如果这件事是真的,那么如此私密的夫妻对话,而且还不光彩,怎会传得沸沸扬扬?
答案就在梁思成的后妻——林洙身上。
林洙写过一本书叫《梁思成、林徽因与我》,关于林徽因的“黑历史”,几乎都来源此书。
说起来,林洙遇见林徽因是偶然,跟梁思成结缘,却颇有些手段。
1948年,20岁的林洙跟男友程应铨一起来到北京。程应铨顺利进入清华建筑系当助教,林洙想考取清华,结果英语不过关。
林洙的父亲和林徽因是同乡旧友,听闻林徽因在清华当教授,便拜托林徽因照顾一二。
当时林徽因已经到了肺结核晚期,身体十分虚弱,但念及旧情,仍坚持亲自辅导林洙的英语。
后来,林洙遇到经济困难,林徽因更是二话不说,自掏腰包资助了她。
1949年,林洙与程应铨结婚。梁林夫妇当了他们的证婚人。
程应铨是优秀的青年才俊,他翻译了国外的很多高水平建筑学著作,梁林夫妇都很赏识他。
1953年,林洙在丈夫的光环下,进入清华大学梁思成先生主持的中国建筑史编纂小组工作。
1957年,程应铨被划为右派,林洙受到牵累,降格进资料室。
因为这件事,林洙跟程应铨离了婚,划清了界限。
她说:“我不得不考虑这个家庭将给孩子带来的影响。孩子长大以后会不会来问我:‘妈妈,你当初为什么没有和右派划清界线?’我将何言以答?最后我决定离开他。”
她这么说,不过是为自己“大难临头各自飞”找了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实际上就是一个薄情寡义之人。
之后,林洙担任了清华大学建筑系资料馆管理员,从事为梁思成整理资料的工作。
恢复单身的林洙,或许从那时起,就有了取代林徽因成为“建筑界第一夫人”的想法。
她借着整理资料的间隙,会与梁思成闲聊。偶尔还会做些小菜和小点心,送给梁思成的岳母吃。
1955年,林徽因病逝,梁思成悲痛交加。这时,林洙一直陪伴在他左右,嘘寒问暖,渐渐叩开了梁思成的心门。
在林徽因去世的7年后,梁思成准备续娶林洙。
当时很多人都站出来反对,认为林洙各方面都配不上梁思成,还拖着一双儿女。而且她曾在前夫落难时无情离开,现在要嫁给梁思成怕是别有用心。
然而,梁思成力排众议坚持要娶。他向林洙提了一个条件:不允许带她和程应铨的2个孩子进梁家。
林洙答应了,转身成了梁太太。
她本以为,进了梁家,自己就是独一无二的女主人了。可没想到,结婚整整一年后,家中仍然到处都有林徽因的痕迹。
有一天,她突然醋意大发,趁梁思成不在家,将客厅那副巨大的林徽因画像取下。
林徽因的女儿梁再冰知道后,气不打一处来,扬手就给了林洙一个耳光。
梁再冰可以容忍父亲把这个比她还小一岁的后妈娶进门,却决不允许她侵犯自己的母亲!
挨了耳光的林洙愤怒不已,更让她憋屈的是,丈夫梁思成,由始至终没有替她说过一句话。
在林徽因的万丈光芒下,林洙终究是相形见绌。
晚年的林洙,有一次接受采访,主持人让她比较一下自己与林徽因。她竟脱口而出:“跟死人吃什么醋,够不着她!”
且不说林徽因有恩于她,即使是一个陌生人,把人家说成“死.人”,都是非常不礼貌的。
在公众场合都如此失礼,可见在林洙心中,林徽因是她心头上的一根刺,是她永远比不过的前任。
后来林洙又说,林徽因不做饭、不照顾孩子,不是个好太太。
这句话又不合理了。要评价一个女人是不是好母亲,没有任何人比她的子女更有资格和说服力。 在女儿梁再冰心中,林徽因是一位可亲可敬的伟大母亲。如若不是,又怎会因为母亲的照片被取下,就愤怒得动起手来?
林徽因不仅是一位好母亲,也是才华横溢的作家,她的《人间四月天》温暖了几代人的记忆。
她还是著名的建筑师,新中国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东北大学校徽等等,都出自林徽因之手。
她还很有傲骨,当年七七事件爆发,她为了保护北平重要的学术资料,弃自己的安危于不顾。 她说:“中国念书人总还有一条后路,家门口不就是扬子江吗?”
如此刚烈,让不少男儿都自愧不如!
这些都证实了,林徽因是不折不扣的伟大女性,绝不是林洙口中一无是处的花瓶。
那些所谓的非议,不过是木秀于林风摧之。
林洙有幸成为梁思成的妻子,也不幸成为林徽因的后继者。
林洙说的话真也好假也罢,在那些高山仰止的传奇里,她都只是一个过客与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