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年4月,孙中山因为革命行动惹恼了清政府,清政府于是对孙中山下达了追杀令。

熹然说历史 2025-04-30 14:26:47

1904年4月,孙中山因为革命行动惹恼了清政府,清政府于是对孙中山下达了追杀令。孙中山被迫逃到美国避难。然而杀手们还是找上门来,然而当他们发现孙中山的贴身保镖竟然是司徒美堂的时候却一个个都放弃了对孙中山的追杀!司徒美堂究竟是何方神圣呢? 1904年4月7日的清晨。一位形容疲惫的中年男子正望着窗外旧金山湾的波光,这是他被羁押的第二天。他就是孙中山,此时已是第二次踏上美国本土,却陷入了意想不到的困境。 "乱党孙氏将抵美,持有的护照纯系伪造。为顾全清美的邦交,请禁其入境。"在他踏上"高丽号"邮船的同时,清廷驻旧金山总领事已向美国移民局发出了这样的通告。谁能想到,从檀香山出发时,他还在兄长孙眉的帮助下,精心准备了出生证明和美国岛居居民所持的护照,却依然难逃清政府的追击网。 六年前的伦敦蒙难经历仿佛就在昨日。1896年,孙中山正是在伦敦被清廷使馆诱捕,险些被秘密押回中国处死。那次劫后余生让他从无名革命者一跃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如今,历史似乎在重演,但处境更加危险。 就在这年4月22日,清宫还传出特别的懿旨,为慈禧七十大寿大赦天下,却特别强调:"因思从前获罪人员,除谋逆立会之康有为、梁启超、孙文三犯,实属罪大恶极,无可赦免外,其余戊戌案内各员,均著宽免其既往。"这道懿旨无疑是对孙中山下达的又一次追杀令。 被关在移民候审所的木屋中,孙中山看到同屋有人正在翻阅《中西日报》,立刻想起自己身上恰好带着一封介绍信,是托人转交给该报经理伍盘照的。他迅速写下求救纸条,托同屋之人带出。 纸条传到伍盘照手中后,旧金山华人社区迅速行动起来。致公堂领袖黄三德挺身而出,拿出500美元作为保证金,为孙中山暂时争取了自由。但真正的战斗才刚开始——要完全摆脱清政府的控制,必须通过法律程序获得合法入境身份。 黄三德聘请了当地著名的美国律师那文,与移民当局展开了长达17天的法律交锋。那文以精湛的法律知识,一步步将官司从地方打到了华盛顿最高法院。最终,在4月28日,美国工商部承认了孙中山的出生证明,允许他合法入境。 这场惊心动魄的入境之战,只是孙中山美国之行的开始。康有为得知孙中山已安全抵美后,更是密电指示在美国的保皇会人员:"穷我财力,必除之",或约孙会面,席间设"刀斧手"杀之;或"跟踪追剿",务必杀之而后快。 1922年,被困于广州永丰舰的孙中山收到了美国友人那文送来的食品和援助信息。这不是那文第一次出手相助,十八年前,正是他的法律智慧助孙中山脱离了移民监狱的危机。谁能想到,当年在旧金山的一场官司,会开启孙中山革命生涯中至关重要的转折? 所谓"司徒美堂",实则不是某个单一人物,而是代表了整个支持孙中山革命事业的美国华侨力量。黄三德、伍盘照等致公堂领袖便是这支力量的核心。在那个排华法案肆虐的年代,华侨们不仅要面对艰难的谋生处境,还要冒着被清政府指为"叛党"的风险支持革命。正是这群人,在孙中山最困难的时刻伸出了援手。 获得自由身份后的孙中山并未停歇。他敏锐地观察到,当地侨民政治意识淡薄,少数关心国事的也多为保皇会会员。经与黄三德、伍盘照商量后,他们筹集了500美元,通过《中西日报》翻印了一万册邹容的《革命军》小册子。这本激进的革命宣传册很快在美国华侨中产生了强大影响,不到半年,观念大变,同情革命的力量迅速增长。 1904年6月至7月,孙中山一边沿途宣传募捐,一边将目光投向留学界及国际支持力量。在纽约,他结识了致公堂法律顾问麦克威廉士。麦克建议他写一篇英文宣言,向美国人民介绍中国革命运动的主旨。于是,在耶鲁大学法学博士王宠惠和留学生顾维钧的协助下,孙中山创作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国问题之真解决——向美国人民的呼吁》。 这篇宣言意义非凡。孙中山在文中首次提出"中华民国"的国号,并完善了将"三权宪法"发展为"五权宪法"的构想。这五权—立法、司法、行政、监察、考试—将成为孙中山政治理论体系的重要支柱。在封面上,除了英文书名外,孙中山特意题写了"革命潮"三个大字,表明这股革命浪潮已不可阻挡。 在圣路易斯世博会上,孙中山遇见了年轻的陈光甫。陈透露,1903年5月,已有一批革命志士在武昌成立秘密机关,他们正在寻找孙中山作为领袖。这让孙中山意识到,革命思想已在中国留学生中产生巨大影响。这促使他完成了革命策略的一个重要转折:由单纯依靠秘密会党,转而注重联合知识界精英。 尽管当时的生活困窘——"异邦穷困,豪气不少挫",寄居于乡人许芹牧师家中,形容枯瘦—孙中山的革命意志丝毫未减。正如他后来在《建国方略》自序中所言:"满清之威力所不能屈,穷途之困苦所不能挠。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用能鼓动风潮,造成时势。" 这段美国之行的成果最终在1905年8月20日结出硕果: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

0 阅读:262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