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这首诗为何被冥想大师认定为“山之禅”

卫昌说秘事 2024-07-26 03:47:33
李白有一首诗,被正念大师卡巴金认为是“冥想”之诗,还并定义为“山之禅”,这是为什么? 卡巴金举例的诗歌是这首: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 一、关于冥想练习的美好寓意之“胜解” 很多朋友,会以为冥想是朦胧的心理状态。 事实上,并非如此。 冥想也好,禅修也好,修习时恰恰是清醒地觉知。 卡巴金认为,李白诗中以“山”为冥想对象,那么首先需要对“山”的寓意和精神指引通达理解。 如: 1.山充满威严、神圣,令人膜拜、敬畏,让人沉静; 2.山屹立一切事物之上; 3.山粗犷,坚强和稳定; 4.山是守护的精神。 就其本质而言:山,象征着永恒和宁静。 在冥想练习中,我们可以运用山的这些美好寓意, 支撑我们的意志, 坚定我们的决心, 训练我们能以最澄净简单的心体会当下此刻。 身处山中或者面对山景有助于我们建立观想形象,然而,内心中的高山形象才是我们的力量之源。 二、冥想的实践——静坐的“山之禅” 当你对山的形象有了通达的直观,就可以运用到冥想的实践。 只管静坐,只需心中有山,凝神呼吸,观察它,体会它的品质。 慢慢地,端坐的你和心中的山就融为一体了,在身体中体验向上的提升, 在脊柱中体验如山般挺拔。 将自己幻化为一座呼吸的山,岿然不动,沉静无声,进入坐化境界,超越一切语言和思想,内敛、稳定、不动。 山矗立在那里,不为季节变换所动,不随山表万物而变,也不为世间万象所动。 三、正念冥想的延续——现实应用 “山禅”的训练是一个工具,最终可以运用到生活上。 静坐之时,如果做到心中有山,坚定的内心,我们就能在生活中各种变迁面前做到稳如磐石,不受扰动。 我们可以利用山的能量支撑自己,使自己能够以觉悟、宁静之心对待每一时刻。 李白  敬亭山  冥想练习 卫昌国学 2024年6月

0 阅读:4

评论列表

心子

心子

1
2024-07-29 19:42

不是“唯有敬亭山”吗